1月10日,中國氣象局召開會議,審議《中國氣象史》大綱,部署下一步編寫工作。局黨組書記、局長,編委會主編陳振林主持會議并強調,要以高度的責任感、使命感,齊心協(xié)力組織開展好研究編撰工作,高質量完成編寫任務。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,編委會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宋善允,總工程師潘進軍出席。
編委會執(zhí)行主編劉雅鳴,編委會副主編沈曉農,編委會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黎健與會。
會議聽取《中國氣象史》大綱編寫情況、主要內容匯報,經編委會充分討論,審議通過大綱。
會議肯定前期各項工作成效并指出,編委會和編輯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,廣泛調研史學研究權威機構和相關部委,精心組織召開多次研討會、座談會、論證會等,廣泛征求、充分凝練各方面專家意見,系統(tǒng)謀劃、科學推動,高站位推動、高質量完成大綱編寫任務。
會議認為,大綱是研究編撰《中國氣象史》的基礎,是重中之重。審定通過的大綱定位準確、脈絡清晰,堅持唯物史觀,完整涵蓋了中國氣象從古到今的發(fā)展全貌,結構合理、特色鮮明,既符合史學研究編撰規(guī)范要求,又突出了氣象事業(yè)發(fā)展歷程和成就,是一份兼具政治性、人民性,能夠準確、客觀、全面、系統(tǒng)地展示中國氣象事業(yè)發(fā)展歷史脈絡的大綱,且經過各方面專家的打磨和論證,具備較高的權威性、科學性和可操作性。
會議強調,要進一步提高認識、加強組織領導,扎實有序組織好《中國氣象史》編寫和相關工作,統(tǒng)籌謀劃好各項任務。要站在全局和大局的角度,在打造精品著作的同時形成系列成果,同步編寫簡本、教育讀本,以及氣象衛(wèi)星、數(shù)值天氣預報、人工影響天氣、氣象教育等重點領域專題史,積極推動民航、兵團等行業(yè)氣象發(fā)展史編撰出版工作。要進一步加強氣象史志研究和氣象文化建設,各業(yè)務單位和各?。ㄗ灾螀^(qū)、直轄市)氣象局要積極開展本領域本地區(qū)氣象發(fā)展史的研究編撰工作。要繼續(xù)深入挖掘氣象史料,為氣象博物館、氣象科普館等建設提供支撐。各篇責任單位和各項任務牽頭單位要切實負起責任,主要負責人要高度重視,將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好。各職能司要高度重視,加強考核,全力做好各項支撐保障工作。
此前,編輯部建立了“小實體、大網絡”的工作體系,成立工作專班,制定了編校要求等業(yè)務規(guī)范,通過開展征文活動、推出手繪文創(chuàng)產品、開展學術交流等,營造出良好的研究氛圍。
《中國氣象史》編委會委員、編輯部成員等相關人員參加。
(來源中國氣象報社)

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2417號